日用商品是给人用的。以人为本是生产和经销商品的前提,这是毋庸赘言的道理。
可是对这最简单不过的道理,厂家和商家往往置若罔闻,不信有例为证。服装是商场中经销的大宗,只要看看那琳琅满目的陈设,万紫千红的花色品种,还能找不到一件满意的吗?不然,一件小小的而又人人在意的东西,一直使顾客无奈。那是什么?是商标。尤其是轻软柔薄的夏季服装,颈后面和腰间往往矗着一小方僵硬的标志,穿着起来刺痒难受,要除掉,可不易,它连着衣缝,要不连领子都要拆下来,否则你就别想穿着舒服,高档的、低档的莫不如此。难道不能换上轻软的标志?顾客也不知道提了多少意见,多少年也不能解决,因此买来的衣服先得把商标拆掉,再补好后领才能穿上。岂止如此,一件价格昂贵的丝质内衣,胸前也都缝上尼龙花边,可这花边害苦了顾客,这些中看不中穿的,在胸前时时挠痒,贴身穿这玩意儿能好受吗?
厂家是如此,商家也不例外,化妆品在超市层次分明,凡是价廉物美的都放在货架的最低层,能随手可及的都是价格昂贵的舶来品,至于那些家家户户离不开的针头线脑小商品,在许多商场中早已绝迹。
商场不把平民百姓放在眼里,老百姓也不买你的账。去年朝外开了一家大商场论豪华气派在这地区首屈一指,可生意清淡,与此毗邻的蓝岛商场却人流如潮。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反差?你只要进入商场一看,首先触入眼帘的是一千多元的一套菜刀,数千元的一只茶几,五千多元的一只狗窠,这是工薪阶层能进去的吗?就冲这天价,老百姓也得退避三舍,按理说该商场的地下一层超市,价格相当公道,服务态度也好,无奈的是这一副贵族面孔早把百姓吓跑了。
以人为本,最重要的是以平民百姓为本,这是国民的主体,商家立足于此才能赢得顾客。